最近總是聽見有人說:中高考比以前簡單了,XX同學平時一般,但考上了什么學校。那么事實確實如此嗎?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。
總體概述
各位都是從一年級開始學習生涯的,當年一起上一年級的同學們,在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后,只有七成參加了中考,而另外三成減去一些打算出國的走體制外路線的,其余的都早早踏上了社會。而在參加中考的孩子中,只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能夠進入高中,剩下的三分之一則進入三校。
我們來看組數據
2017高考報名4.8萬人,本科錄取率74.59%(占總人數35.01%),高職錄取率20.48%(占9.5%)
由此可以看出,三年后的高考,只有35%能夠進入本科讀書,還有10%的人進入大專(含三校生高考)。而將近一半的同齡孩子,連讀大學的機會都沒有。
至于每個人都向往的北清復交,加起來一共就只招1000多個人,而這一屆一共有10萬多個孩子呢!真的是稱得上“百里挑一”。
高考細分
2017年高考,報名人數近4.8萬人,其中藝考線上考生43103。本科各批次招生計劃36264。
在這些報名的學生中,有多少人能上985、211等名校呢?比例如下:
以上的比例是包含了上海和外地所有名校的數據。但是對大部分上?忌鷣碚f,首選還是上海的學校。
想留在上海也并不容易。其中有像藝體批、農村批這樣對考生背景有特殊要求的,也有綜評批、提前批這樣對考生的成績或未來出路有限制的,真正人人都能考的“普通”專業和院校,只有一半出頭。換言之,對于一些人來說,可能兩個里就有一個不得不離開上海去外地求學。
如果實在不想去外地怎么辦?那就只能降低對學校期望了。
在所有當年高考生中,只有10%出頭點的學生是可以留在上海讀211。如果學生就是想讀211,然而分數不夠怎么辦?對不起,要么出去,要么放棄。
所以,到高三再發力是來不及了,三年前的中考你就該努力進名校!
中考細分
我們來看一下,2017屆的這批學生,三年前是個怎么樣的形勢。
2014年中考報考人數為76690人,其中:
►74330名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各類學校,招生錄取率為96.92%,基本完成預定目標。
►高中錄取51148人,其中提前招生批次7616人,統一錄取43532人。
►中職校錄取22308人,其中提前招生批次8444人;中本貫通124人;統一錄取13864人。
►國際課程班上海生源錄取874人。
這組數據意味著什么呢?
只有66.7%的學生,能夠進入高中繼續學習,為受高等教育做準備。另外33%的同學,將進入中職校,早早為踏上社會接受必需的職業技能培訓。
能夠考進高中,你家孩子已經是前2/3了,至少是同齡人里中等以上的水平了。
那大家都很關注的“重點中學”,究竟占比多少呢?
當年上海共有248所高中學校參與中招錄取,包括83所區重點、62所市重點,以及“重點中的重點” 四校。重點中學的數量占所有高中學校的60%。
雖然重點中學學校數量不少,這三類學校的招生人數,加起來只有43%左右,占當年考生總人數的一半都不到。
所以說,能考進重點中學的孩子,都可算得上是同齡人中的“別人家的孩子”。
雖然能考進重點中學已經很不容易了,但很多家長根本不滿足于此,他們希望孩子一定要考進市重點。
上,F在算上四校共有66所市重點在中考招生,只有22%的孩子能進市重點和四校,占所有重點中學人數的一半出頭。
有家長會說:不進重點又如何?我家孩子普高靠努力照樣能逆襲!
很遺憾,這幾率真的很小.....
不說自身努不努力的問題,師資,甚至高校給你的名額資源,都是有明顯的差距的!況且進重點的孩子們,也不是就能說穩了。
來看下表:(2017年上海錄取復交人數前20的高中)
復交錄取總和為1302名,10所學校已經占到總和的62%。
這10所學校復交錄取數量的綜合為240名,加起來的數字僅僅是前10學校的30%。
這20所學校加起來,已經占了復交綜評錄取總人數的80%。
所以說,如果中考失手,可能你連翻身逆襲的機會都非常渺茫!
綜上來看
2017年正是高考改革元年,中考改革也可能隨時跟上。雖然競爭的人少了,但是考生規則也變了!2017屆已經是“第一個吃螃蟹”的先行部隊,18屆的春考政策至今未出,考生可能同樣會面臨“前無古人”的窘境。
那我們能怎么辦?
從現在起,了解形勢,調整心態,做好準備,拼盡全力!